桂花网
首页 > 资讯 >花卉资讯 >

桂花褐斑如何治

2024-01-30 08:43  浏览:0

信息详情

桂花褐斑如何治

桂花褐斑病防治方法

桂花褐斑病,又称黑斑病、霉污病,是桂花叶片上最常见且频繁发生的叶部病害。该病的发生,常常引起桂花叶片大量脱落,影响观赏和生长。

症状

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,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褐色斑块,直径在1~10毫米不等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病斑数量不断增加,并可汇合成大型斑块,使叶片出现大量不规则的褐色区域。在严重的情况下,病斑会连成一片,导致叶片枯黄、脱落。叶面初期出现散生或轮生的小黑点,后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褐色斑,直径1~5毫米,有时可大至8~10毫米。斑中部褪为灰褐色至灰白色,边缘深褐色。叶斑因病原不同而异,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:

1. 角斑病型:在叶片上产生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小斑,后扩大或合并成大斑。病斑上常有轮纹,后期病斑中心变灰白色,边缘深褐色。下雨后,病斑反面产生灰褐色霉层。

2. 褐斑病型:在叶片上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散生褐色病斑,有时在叶片的边缘有黄绿色的晕圈。在后期,病斑上常可见黑色小粒点。

3. 灰斑病型: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灰白色病斑。在后期,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,呈轮纹状排列。

4. 黑斑病型:在叶片上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至黑褐色病斑。病斑通常具有不明显的轮纹。

5. 条斑病型:在叶片上产生黄绿色或黄色条纹状病斑。后期可转为褐色或黑褐色条纹。

6. 腐斑病型:在叶片上产生形状不规则的黄色至淡棕黄色坏死斑块。后期坏死中央可呈灰白色,上面散生黑色小点。

7. 白斑病型:在叶片上产生白色的圆形或近圆形斑点。后期可转为灰色或灰白色。

防治方法

1. 加强管理:桂花褐斑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,加强栽培管理,增施有机肥料和磷钾肥,促使植株生长健壮,提高抗病力。同时注意通风透光和排水,以免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。

2. 清除病原:及时清除桂花树下的落叶、枯枝和病叶,并集中烧毁或深埋,以减少病原的传播和扩散。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,以预防病原菌的侵染。

3. 化学防治:发病初期可喷洒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~800倍液、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、50%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杀菌剂进行防治。每隔10~15天喷洒一次,连续喷洒2~3次即可控制病情。

4. 避免污染:避免使用带有污染物的水源浇灌桂花树,以免造成植株的二次侵染。定期检查水源质量,确保水源清洁卫生。

信息推荐

今日热点

关于我们 | 网站留言 | 联系我们
Copyright © 2025 桂花网 All Rights 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