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花野牡丹怎么种植
信息详情
多花野牡丹的种植技术
一、选地整地
选择地势平坦、耕作层深厚、土质疏松、通气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。早春精细整地,做到深耕细耙,施足基肥,每公顷施腐熟的牛栏粪等农家肥30000kg,耙碎耙平后做成畦宽1m,畦高25cm,沟宽30cm的高畦。
二、繁殖方法
野牡丹主要采用种子繁殖,也可采用扦插和分株繁殖。
1. 种子繁殖
8~9月份,多花野牡丹果实成熟,此时即可采收种子。野牡丹种子较小,应选择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母树采种。将果实晾干后揉搓去果皮,筛去杂质,将收集的种子储藏于通风干燥处。一般每公顷可产种子150~225kg。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,用40℃左右的温水浸泡1天,然后用草木灰拌种,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,将种子均匀播于苗床,每公顷播种量30~45kg。播后覆一层薄草木灰或细土,然后浇水盖草,保持土壤湿润。苗床应选择土层深厚、土壤疏松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。播后未出苗前,用麦秆覆盖,既可保持土壤湿润,又能防止杂草生长。幼苗出土后去掉覆盖物,并拔除杂草。苗期应及时施肥灌水。当年生苗高可达30~40cm,三年生苗高1m以上,即可出圃定植。
2. 扦插繁殖
多花野牡丹分蘖力强,易产生不定根,扦插育苗是简便易行的方法。于早春萌芽前选取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枝条,剪成20cm长的插条。插条上端切口应平滑,下端剪成斜形。按行距20cm、株距10cm将插条2/3插入土中,用竹片或插穗支架固定,覆土踏实。扦插后及时浇水并经常保持床土湿润,当年即可长出新根。第二年移植培育大苗。
3. 分株繁殖
分株繁殖在春季或秋季均可进行。春季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植株萌芽前,将根蘖苗与母株分离、移植。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进行移植。生长旺盛的植株,还可将大的侧枝单独分离移植。分株繁殖时应注意不能损伤母根,带走的侧根越少越好。移植后要加强管理,保持土壤湿润并适当施肥。当年即可成苗出圃定植。
三、田间管理
1. 除草松土
多花野牡丹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2次,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进行。松土除草时应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和地上部分,同时追施复合肥或农家肥以促进生长。为了促进多花野牡丹的生长和发育,必须经常进行松土除草、追施肥料等田间管理工作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经济效益,可以合理密植或间作其他作物。需要注意的是,间作时不要给多花野牡丹的生长带来负面影响,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等其他田间管理措施。
2. 追肥排灌
多花野牡丹喜肥喜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或壤土。在移植或扦插成活后开始追肥,每年2次。春季每公顷施尿素300kg和硫酸钾225kg;秋季每公顷施复合肥600kg和硫酸钾225kg。冬季追施腐熟的农家肥和过磷酸钙作基肥。在生长季节每半个月施肥1次尿素等速效肥;开花前和开花后再施1次复合肥或农家肥;进入冬季前再施1次腐熟的有机肥或堆肥以越冬。施肥时应撒施于树盘内或开沟施入,然后覆土踏实。干旱季节注意浇水保湿;雨季注意排水防涝;冬季要浇足封冻水。多花野牡丹喜湿润的土壤环境,生长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;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;梅雨季节要注意排水防涝;冬季土壤封冻前要浇足封冻水。同时注意雨天要及时排水防涝以避免根系受损。
四、采收与加工
多花野牡丹在栽种当年秋季开花结实后即可采收种子;也可于第二年春季采挖根部入药,以春初为佳。多花野牡丹采收时,要选择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植株,用铁锹将整株挖起,除去地上部分,将根挖出,抖去泥土,运回加工。采收后应及时将野牡丹根系晾晒,去除水分,以便于储存和运输。加工时将野牡丹根系切成薄片,晾干后即可包装出售。需要注意的是,采收时应避免损伤根系和浪费资源,加工时应注意卫生和质量,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有效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 多花野牡丹喜温暖湿润的环境,不耐旱也不耐涝,因此种植时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,避免在低洼易涝处种植。同时注意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;在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涝,避免积水导致根系受损。
2. 多花野牡丹对肥料的需求较高,除在栽种时施足基肥外,生长期间还需追施氮、磷、钾等速效肥。施肥时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配比,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烧根或生长受阻。
3. 多花野牡丹的病虫害防治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。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、叶斑病、蚜虫、红蜘蛛等。防治时应遵循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原则,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清除病株残叶,合理使用化学农药,保护天敌资源。
4. 在采收和加工多花野牡丹时,应注意采收时机和质量要求。采收应在适宜的季节进行,加工时应注意卫生和质量标准,确保产品的安全和有效。同时注意合理利用资源,避免浪费和过度开采。
多花野牡丹的种植技术包括选地整地、繁殖方法、田间管理、采收与加工和注意事项等方面。在种植过程中,应加强田间管理,合理施肥、浇水、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措施,以提高多花野牡丹的生长和产量。同时注意采收和加工的时机和质量要求,合理利用资源,为生产出安全、有效的多花野牡丹产品打下基础。